ctrl-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-翁熄性放纵-欧美黑人性猛交xxxⅹooo-成人影片看免费香蕉网

當前位置:首頁 > 散文隨筆

散文隨筆

菩提圣燈喜重光

來源:本站    添加時間:2014-10-08

四圍平野之中,一座青山倚天卓地,孤峰高峙,八脈翼開,崢嶸突兀,秀拔蒼雄,早已激發起人們登高遠望的逸懷浩氣。

山巔有塔,塔項有燈,圣火煌煌,晝夜通明,從眼底照徹心底,引領著人們驅除愚暗,走向正大光明。

山中有坳,坳中有寺,建筑古樸,氣氛肅穆,博大精深的智慧,伴隨古韻悠悠的禪風,讓人猛然覺醒,破除迷惘,頓時從心中涌出快樂。

這就是長壽菩提山。登山,助人健康;觀燈,啟人智慧;參禪,給人快樂。難怪,今年的十一黃金周,菩提山突然火爆,火爆得異乎尋常,火爆得出人意料。真是值得欣喜,長壽菩提山,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光彩奪目,引人關注!

然而,曾幾何時,菩提山的蒼煙落照,時常與雜樹枯草相伴。

事不孤起,必有其鄰。佛教講果因緣,哲學講辯證法,菩提山的長久冷清和一朝火爆,現象的背后都有因緣。

菩提山的長久冷清,歸根結蒂源于人們認識上的誤區。菩提山的名稱,源于佛教;菩提山的景點,既有菩提寺,又有菩提圣燈。由于偏見,一些人對佛教總是諱莫如深,甚至談佛色變,把佛教等同于異端邪說,甚至封建迷信。于是,很久以來,風光獨美的菩提山,因為與佛教有關而開發不力,備顯荒蕪,備受冷落。

菩提山的一朝火爆,歸根結蒂源于人們認識上的跨越。其實,佛教不是異端邪說,更非封建迷信,而是關于大智慧大快樂的教育體系。對佛教的本來面目和文化價值,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形成共識。佛教創始于印度,卻發展壯大于中國,一定有其內在原因。佛教進入中國后,與中國儒家、道家學說相互學習,取長補短,交流融合,最后完全中國化,成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,對中國的語言、哲學、文學、藝術、科技等做出了特殊貢獻,在凈化人心、和諧社會、治國安邦上發揮了重大作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從毛澤東、鄧小平到習近平,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佛教文化。特別是習近平主席更是多次肯定佛教的突出貢獻,在北京親切接見星云大師, 并認真閱讀星云大師的著作《百年佛緣》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這是在給佛教正名,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提倡,也可視為是文化上的思想解放。

山因達摩名揚,寺自北宋初創。燈于明季點亮,佛在甲午重光。而今,修復一新的菩提山、菩提寺和菩提圣燈,受到眾多游客的朝拜追捧,充分說明佛教文化,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。

菩提山、菩提寺和菩提圣燈,是旅游景區,更是文化場所,它讓人們在輕松愉快中積蓄起更多的文化正能量。

菩提山、菩提寺、菩提圣燈,以嶄新的面貌重新開放,成為長壽難得的歷史文化景觀,確實令人欣喜,但最令人欣喜的是,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正在快速復興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4108

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