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光劍影
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,漸漸浮出水面。在那個戰爭連年的歲月,這個強大的丹砂帝國,不可能不依靠強大的武裝力量作為支撐。
擅利數世飽含艱辛
說到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,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是,財富多得不可計量,稱得上富可敵國,富甲天下。而且,財富還給巴寡婦清帶來了很高的社會地位。
司馬遷對巴寡婦清的記述,只有不足70字的篇幅。但是,對于巴寡婦清資產的雄富,卻表述得非常清楚。“家亦不訾”,說明財富多得無法計量,可以說富到了極致。“禮抗萬乘,名顯天下,豈非以富邪”,說明因為太富而受到秦始皇尊寵,以至天下聞名。
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資財雄富,影響很大,那么,這些財富是一夜暴富而來,還是經過了長期的積聚呢?
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,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,而是經過長期艱苦創業過程而形成的家族企業集團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記載“其先得丹穴,而擅其利數世”,說明是巴寡婦清的祖輩掌控了丹砂礦,因而好幾輩人都依靠丹砂經營賺了大錢,最終才發展到財富無法計量的程度。從公元前316年秦國滅亡巴蜀,建立巴郡蜀郡的歷史看,司馬遷所說的巴寡婦清家族經營丹砂“擅其利數世”的時間,大約應該在100年以上。
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,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,不僅經過了上百年的創立時間,而且創立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,甚至隱藏著刀光劍影。
兩千年前軍中女帥
司馬遷記載的巴寡婦清“能守其業,用財自衛,不見侵犯”這幾句話,很值得細細品味。這個記載反映出丹砂經營過程中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斗,巴寡婦清不得不“用財自衛”,確保家族的產業“不見侵犯”,可見,丹砂經營的爭奪已經激烈到訴諸武力的程度。
從司馬遷的記述看,“清,寡婦也,能守其業,用財自衛,不見侵犯”,是秦始皇把巴寡婦清看成“貞婦”的原因。由此我們知道,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,曾經擁有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。而這支私人武裝的統帥,不是別人,正是巴寡婦清。
巴寡婦清擁有私人武裝這件事,讓我們隱隱感覺到,她的丹砂帝國還隱藏著更多不同尋常的謎團。
我們不禁要問,巴寡婦清的丹砂為什么面臨被侵犯的危險呢?
丹砂,在當時是個非常賺錢的生意。丹穴之爭,必然在所難免。《呂氏春秋》載:“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。”堯時的這場丹水之戰,很可能與爭奪丹砂資源有關。
事實上,爭奪丹砂的爭斗由來已久。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,整個春秋戰國時期,巴國與楚國、秦國與楚國之間圍繞丹砂的戰爭,幾乎從未停息過。
在這場關于丹砂的爭奪中,巴寡婦清的家族顯然是勝利者,隨著掌控的丹砂數量的劇增,最終必然發展到壟斷經營。
有專家研究,巴寡婦清建立私人武裝,守護丹砂不受侵犯,很可能是因為她的家族長期壟斷經營丹砂引起的。從巴寡婦清經營丹砂財富不可計量的結果看,丹砂應該是暴利產業,而暴利往往只有在壟斷經營情況下才能實現。如果當時丹砂這個行業,完全是充分的市場競爭,就不可能有這么高的利潤空間。
不難發現,如果沒有壟斷經營,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不會發展得這樣迅猛和雄富。用現在的眼光來看,丹礦是礦業,屬于資源型產業。因而,壟斷經營丹砂,關鍵是要壟斷丹砂的礦產資源。
我們知道,當時巴郡所轄的長江三峽一線和武陵山區,分布著眾多的丹砂礦藏和眾多的丹砂開采業主。這些丹砂業主,長期依靠丹砂為生,一旦這些丹砂資源要由巴寡婦清家族獨家壟斷經營,就必然遇到很大的阻力,于是利益之爭在所難免。
從巴寡婦清家族壟斷丹砂和擁有私人武裝的情況分析,壟斷丹砂過程中很可能有武裝奪取丹礦的事件發生。這支武裝,既是護礦之師,也很可能還是奪礦之旅。既然這支私人武裝能夠奪得大量丹礦,則說明其戰斗力應該是當時最為強大的。
當然,作為一個富甲天下的丹砂帝國,僅有資源的壟斷還遠遠不夠,還必須有相對發達的商業網絡。按照常理,壟斷資源只有通過銷售,才能變成經濟效益。同樣的商品,銷售半徑大小不同,決定價格和利潤空間的商品稀缺程度就大相徑庭。
有專家推測,巴寡婦清的私人武裝,還可能與丹砂運輸銷售網絡的安全有關。結合丹砂資源壟斷和財富積聚之快的情形來看,巴寡婦清應該掌控著一個遍及全國的商業網絡,成為她獲取豐厚利潤的觸角。
特許的私家武裝
巴寡婦清擁有私人武裝,來確保丹砂的壟斷經營,這在當時,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敏感事情,更折射出這個丹砂帝國的非凡地位。
著名巴蜀史專家、《重慶通史》作者周勇教授注意到一個現象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說,始皇兼并天下后,立即收繳了天下兵器,運到咸陽加以熔化,鑄造成編鐘,又鑄造了十二個重3萬公斤的“金人”(銅人)安放在宮廷里。這表明秦始皇對民間武裝的忌諱之深。
《秦律》也有明文規定:天下兵器,不得私藏。在一個嚴禁民間私藏兵器的時代,巴寡婦清居然擁有自己的武裝,可見其勢力之強大。
既然丹砂爭之者眾,為什么巴寡婦清能夠獨家壟斷經營呢?既然秦朝嚴禁天下私藏兵器,為什么巴寡婦清卻能夠獨自擁有一支私人武裝呢?這種在我們看來不合常理的事情,背后還隱藏著什么玄機呢?
資源壟斷,私人武裝,沒有強大的權力支持,在當時是絕對不可能合法化的。
專家推論,從巴寡婦清向秦始皇陵地宮供給丹砂、受到秦始皇特殊恩寵的背景看,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之所以顯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征,其真實的背景應該是得到秦始皇的特別扶持。
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鄭起東認為,秦始皇御準巴寡婦清專賣丹砂,可稱是古代最早的全國壟斷。此后,漢代的鹽鐵專營、唐代的榷酒、宋代的榷茶,皆從其發源。
根據秦始皇對民間武裝嚴格掌控的情況,巴寡婦清的私人武裝,并非自作主張就可以成立的,應當是得到了某種特許。從秦始皇為政事無大小皆決于己的風格看,建立私人武裝這樣重大而敏感的問題,不可能不經過他恩準。有專家分析,這個特許巴寡婦清擁有私人武裝的人,非秦始皇莫屬。
事實上,巴寡婦清的私家武裝,確實得到了秦始皇的特許。公元前316年,秦定巴蜀后,“益富厚,輕諸侯”,巴蜀地區成為大秦帝國的強大戰略后方。出于統一大業軍事需要的考慮,秦對巴蜀地區實行有別于東方六國的優寵政策。對于當地的豪門大族,依然實行原有的管理辦法,允許他們擁有產業、部族和私人武裝。秦始皇執政以后,統一戰爭進入關鍵時期,這項政策更是一如既往得以堅持下來。
正是在這樣的優寵政策推動下,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勢如破竹,一路躥紅,越做越大。由此可見,巴寡婦清的丹砂帝國,原來是一個官商結合的商業帝國。這個帝國的男女主角,分別是秦始皇和巴寡婦清。
|